学术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佛教徒的当代使命

时间:2017-05-10

———第十五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学术演讲会补充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精神力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亚洲之光。追求人类生存环境的和平和个体心灵的宁静,是佛教的要旨。佛教的缘起理论揭示了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依存、和合共生的关系, 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的最为根本的思想,也是佛教宽容、慈悲、平等的精神赖以建立的基础。佛教里的六度四摄、十善道、导人向善、少欲知足、圆融无碍、知恩报恩等重要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为佛教徒,不但要对佛教的持续发展负责,还要对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全人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当今时代,佛教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新的社会责任,与以往大大不同的知识格局,新的信仰群体,全球化的浪潮,一时无法辨别的外道邪说等。这些因子都迫切要求佛教徒深入佛陀的说法,在法理中寻求新的精神因子,契理契机地承担起佛教新的使命。《佛遗教经》是佛陀最后的说法,是佛陀弘法言教内容的高度概总,是佛将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其中饱含了人生的智慧,如“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劝诫人们守摄身心不要口出恶言,劝诫众生少欲知足,才能获得人生的解脱。而《法句经》是佛陀随缘说法的格言集,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徒的入门佛典,上座部佛教徒如不能熟练背诵《法句经》,甚至无法皈依佛门。《法句经》中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被视为佛法要义的高度概括,被奉为佛法修行的总纲。《法华经》云:“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佛陀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度化有情,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离苦得乐。佛教有必要深入挖掘自身优良传统,在公共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在推动世界和平与社会繁荣,环境的改善,人类心灵的抚慰,慈善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很多正信的宗教旨在拯救人类的痛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和平、安乐,佛教亦不例外。佛教是大力倡导和平的宗教,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佛教徒的重要职责之一。《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陀的悲是以众生苦为己苦的同体大悲。佛教从未曾因信仰的原因而发动战争。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流播过程中,佛教发展主要依托温和的文化交流的形式进行。佛教源于古代印度,后传播至汉地,又经中国辗转传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哲学、伦理、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佛教的和平精神与实践,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今世界,在总体和平的基础上,民族之间、区域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争端,部分地区硝烟弥漫。佛教主张利乐有情、关怀众生,相互兼容而不排斥,坚持对话而不对抗。佛教丰富的和平理念深入人心,已经逐渐成为各宗教的理论共识和自觉行动,佛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将不可限量。佛教对于缓解世界矛盾,实现人类的和平安定做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时至今日,信奉佛陀和平、慈悲教义的佛弟子,更应把维护和平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天职。

 

佛教在安顿人们的心灵,减轻人们精神压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而言,虽然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但是人们的心灵却没有因此获得安顿、清净喜乐、淡定从容。相反,烦恼、焦虑、困惑、瞋恨、痛苦等不良情绪充斥着人们的内心,破坏了人们的平静生活。佛法是佛陀对于宇宙人生的智慧流露,重在净化人心,开发智慧,让人们活得更加安详从容,淡泊自在。《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教教导人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通过不断净化人们的心灵,培养醇厚和美的社会风气和平和从容的心态。佛教在修行中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从起心动念处开始的,因此佛教非常重视对人内心深层活动的分析。对于佛法心要的探讨,《华严经》提出“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大乘经典总结为“万法唯心”。佛教的唯识学、天台止观等在深度挖掘人类心理方面,与精神分析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人类具有一个无意识世界,荣格更加深入地提出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的另一位传奇人物卡伦·霍妮对禅宗的心理产生了热烈的兴趣。她认为禅者追求的是一种自我体悟,一种心理的“本来解脱”和精神完整,她认为禅的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实用价值很高。精神分析对心灵的分析与唯识学对人类心灵的认识有相近之处。此外,佛教对于人的痛苦以及痛苦产生的根源及解脱痛苦的方法等也有着深刻的阐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思想。佛教认为,人类的痛苦源于人类的身、口、意“三毒”。佛教特别重视人心的解脱。佛教还认为万法都由自心生,如果生起一种勘破事物空性的智慧,自心就能获得精神的超越与思想的解脱。天台止观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平静专注的精神状态使人的心灵升华,随心任运,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芸芸众生似乎只是淹没于其中的一粒微尘,同时面临着社会、工作、家庭等诸多层面的精神困惑和烦恼。佛教对人类内心的深刻分析及其提供的修持方法,为大众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营养,一定程度抚慰和舒缓了大众的压力,为大众解除精神困扰获得身心的轻安自在发挥着积极作用。#p#副标题#e#

 

佛教的博大、平等、无私的慈悲精神,不但于人类社会,也遍及于一切有情生命,甚至于草木土石。佛教的大慈大悲理念,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独特的意义。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运转,伴随着的是人类无所顾忌地向自然展开掠夺。借助科技手段,人类的欲望肆无忌惮地膨胀。其结果是,人类的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白色污染、水资源的破坏、核废料问题、农药残留、森林快速减少等问题接踵而至。哺育人类几千年的地球母亲已然面目全非。佛教中的很多思想与环境保护有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环保理念。如南传佛教戒律中有不伐草木戒。《佛遗教经》中也明确提及“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其目的是避免伤害虫类以及新发的草木。除了戒律上的明确规定, 佛法中的很多理念对环境保护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佛遗教经》中的“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中倡导人们要知足少欲等言语,有利于熄灭人们的贪欲, 培养惜福、惜物之心。佛教的素食、放生等理念,倡导人们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客观上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一定贡献。佛教徒要不断提倡佛教中的种种环保理念,将促进人类生态环境的净化作为一种重要责任。

 

慈悲济世、无我利他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大乘佛教更是强调佛弟子要“发无上菩提之心”,慈悲救度一切众生,通过对世间众生诸苦的观察,从而生起救济众生、自觉觉他的菩提心。佛教还积极提倡广种福田,建设人间净土。所以,从古至今,中国佛教徒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如筑桥铺路、施粥救人、养护孤寡等。当今的佛教徒更要不离佛陀的慈悲本怀,从事慈善事业,做更多饶益众生的事情。

 

佛教徒还要以佛陀慈悲济世的情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来回报社会,服务人群,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例如,近年来在海啸、雪灾、汶川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面前,佛教界积极捐款捐物,举办祈福法会,帮助灾区渡过难关。佛教徒还积极关注教育事业,如灵隐寺、少林寺等佛教寺庙在中国各大高校陆续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襄助高校教师和学生从事科研事业和完成学业。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构建才刚起步。佛教慈善组织作为我国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是以信仰为纽带而展开公益慈善活动。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是体现佛教人间关怀的有效途径之一。总之,佛教徒未来在医疗、教育、慈善等方面可以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佛典中随处可见关于伦理道德的言教。佛教要求佛教信徒最少持守五戒, 反对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的杀、盗、欺、淫等行为。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道进而成为佛教信徒的日常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佛典中也充斥着规范伦理的言语,如《法句经》中的两偈:“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这两偈强调了从善弃恶要从点滴中做起,不可漠视小善小恶。佛教的五戒十善的伦理观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原则,六度四摄、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具有作为共通性伦理规范的普遍意义。佛教以道德自觉性为持戒之本,有力地调整了佛教信徒之间、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对于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于调整社会道德规范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不仅对佛教信众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为全球伦理发展提供了独特资粮。总之,佛教提倡利乐有情、普济众生、造福社会,具有一种慈悲利他的情怀。佛教的种种理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文化精神。在新时代,佛教徒要继承优良的传统,发扬佛教慈悲救世精神,阐扬佛陀本怀精神。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冲击下,面对人类社会的种种危机,佛教徒要因应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世界和谐、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独特力量。

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